
从上周二(4月8日)开始,交易所已经没有批准新的减持公告了,无一例外。
基本上每日披露的都是:减持结果、自愿承诺不减持、权益变动、未减持的这类进度公告。





很显然,这是遇着“窗口指导”了。
不过,这次是遇到关税战这头‘黑犀牛’,不得已而为之的,完全可以理解。
有好些朋友一直在私信问我,预计这次的暂停会持续多久,会不会影响后续排队,说实话这事儿真的不好讲。
首先我并没有在交易所任职过,说的也纯粹是猜测而已,咱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清晰很多。
如果咱们是管理层如何维护大A脆弱的市场?
首先就是维稳市场,稳住人心,让小散、大散户(机构)、外资不造成踩踏。
在这个前提下,肯定不能让已经赚了很多的原始股东减持股票,不能打击已经很脆弱的市场信心,特别是实控人、大股东、董监高为优先管控对象。
其次,给量化机构打招呼,特殊时期,什么该做不该做,相信这些高材生心里都有底。

毕竟,上一个在十里洋场割GJD韭菜的大佬,刚出来不久。

协议转让目前也只有正儿八经的产投、实际控制权转让有审批通过的,明眼代持的转让基本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没有了,我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会消失。




正如,上次财联社跟进过的协议转让新规一样。

我的结论是:在关税战没有稳定下来,减持预披露不会放开(即使部分放开,科创板的实控人相关人员也不会是第一批),协转代持基本消失,协转买断照旧价格谈不拢,拿不到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