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集中竞价减持是什么?
A:
集中竞价减持是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特定股东及董监高通过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系统,按照市场价格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这种方式是公开市场交易的一种,减持行为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交易所的规定。
2.集中竞价减持根据什么价格进行减持,以及价格的确定依据是什么?对减持的价格是否有要求?
A:
集中竞价减持采用“连续竞价”的方式,在确定的减持时间之内在集合竞价交易系统内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成交,减持价格按照股票交易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即根据股票市场价格确定,减持过程中,股东可以在交易时间内根据市场行情随时挂单减持,对减持价格并无特殊限制。
3.集中竞价减持的要求有哪些?
A:
2024年5月24日,证监会及交易所发布了一系列减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自律监管指引,对股东集中竞价减持做出了各方面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减持比例要求:
(1)上市公司大股东、特定股东减持,在任意90日内减持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数的1%;
(2)上市公司董监高在其任期内及任期届满后6个月内,每年通过集中竞价减持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
2、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披露减持计划;在减持过程中,上市公司存在重大事项应当同步披露减持进展情况;减持计划实施完毕2个交易日内予以公告。
3、窗口期要求:在年报、半年报公告前15日内;季报、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5日内等敏感期内,上市公司董监高不得减持。
4.集中竞价减持会对股价会产生什么影响?
A:
上市公司各类股东会出于多种原因减持其股票,也会引起市场上投资者的猜测。一般来说,若股东减持行为被认为是对行业以及上市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不足,可能会造成上市公司股价下跌;若股东仅是因为资金需求或调整资产配置等自身原因减持股份,市场对股东减持这一行为的反应往往会更加温和。
5.集中竞价减持常见违规的行为有哪些?
A:
集中竞价减持过程中,主要的违规减持行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未及时披露:未按照证监会及交易所规定时间内披露减持计划。
2、超比例减持:大股东及特定股东在任意90日内的减持比例超过公司总股数的1%;董监高在其任职期内或任职期届满6个月内,每年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的股份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
3、窗口期违规减持:上市公司董监高在减持的过程中,未按照窗口期不得减持的规定,在敏感期内违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