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以协议转让方式违规减持线索筛查指引(试行)》,去年年底在各个金融社群疯狂转发,然后销声匿迹。
财联社迅速跟进,然没多久又突然删文的“神奇文件”。

关于这个,之前有写过,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查看,应该还没被删文。当时,我跟不少朋友聊里面的细则,从条例来看,我们基本一致认为管理层其实已经摸清楚哪些公司参与其中,以及资金流向和代持的协议框架等问题。不查,可能是时机不到,或者“连坐者”牵连甚广,不好下手罢了。协议转让这项业务,最核心的2点,除了分期付款外,就是锁定期的长短。从最近上市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锁定期是从6个月变成12个月还是18个月的问题,已经基本可以得到确认了。是12个月。毕竟定增也才6个月,锁18个月确实不合适。以下为实际案例,发布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13日。









之前有朋友提过,用信托计划来承接协议转让,从落地的数据来看,这个策略可行,不过落地概率不大,从这个业务火起来至今,我印象中是不超过5家落地的。
24年11月25日,飞荣达实控人也是想用这个策略进行交易,5月7日申请终止。

24年10月25日,天能重工大股东与长安国际签了协议,5月6日终止。

24年11月24日,易天股份实控人想协议转让给个人承接,5月9日申请终止。

24年10月16日,天铁科技实控人想协议转让给上海盎泽私募基金,4月30日申请终止。

24年10月17日,汇创达实控人拟协议转让给云南信托,4月30日申请终止。

24年12月12日,艾可蓝实控人拟协议转让广东南传私募基金,5月12日终止。

24年8月23日,惠伦晶体实控人和董监高拟协议转让给中证乾元金有缘 1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5月12日终止。

这说明,老的那套协议代持那套逻辑玩不转了,新的交易逻辑又还没有形成。
只能是苦一苦实控人们了。
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良策,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
恐怕,没有人说的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