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网是立足于上市减持网是立足于上市公司股票减持退出的专业咨询机构。在减持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我们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创投机构,提供专业的减持咨询和非标方案设计服务,不止于解答客户当下面临的问题,更着眼长远,站在客户的立场,为客户降低交易结构风险,以已之长,陪伴客户稳健退出。
关税“黑天鹅”突袭后,A股进入减持冰冻期
关税“黑天鹅”突袭后,A股进入减持冰冻期

关税“黑天鹅”突袭后,A股进入减持冰冻期

近一周,市场上减持动作静悄悄:4月8日至今,二级市场没有新增一份减持计划。八一钢铁、中国国航、中南股份、金山办公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纷纷主动表态,承诺不减持。

陡然冷静的背后,是关税“黑天鹅”突袭带来的谨慎与观望。

4月7日,清明节后首个交易日,受到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影响,A股剧烈震荡,惨不忍睹:

上证指数盘中直奔3000点而去,全市逾5000家上市公司下跌,盘中跌停数量一度超3000家。当天,沪指跌7.34%,深成指跌9.66%,创业板指跌12.5%,北证50指数跌17.95%。

国家队光速护盘,4月7日尾盘交易时段至8日凌晨,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中国电科等多家央企相继宣布增持。

护盘行动还在继续,据同花顺数据,4月8日至4月15日,全市累计发布了128份增持计划公告,是整个3月份累计62份的足足两倍,而2025年至今市场累计也才286份新增持计划。回购同样热烈,4月8日以来,超50家上市公司股东提议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呵护氛围烘托至此,自然是不会有上市公司逆市而行,去减持当出头鸟的。

其实,相似减持冰冻情景在2023年下半年也曾发生。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将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减持条件和上市公司分红及股价挂钩,发布了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此后的2024年9月、10月连续两个月,三市几乎没有减持预披露,直到11月,一些符合减持要求的上市公司慢慢“崭露头角”发布股东减持需求。同时,很明显的,这次给减持上了限制后,协议转让开始大批量抬头。

这次关税“黑天鹅”后,不仅减持预披露没了,协议转让消息我们几乎也看不到了。有上市公司朋友表示,现在是收到“明示”不让减持

得承认,关税冲突下全球股市遭重挫,监管层明示不能减持,其实也是体恤“韭菜”的行为,大股东们配合不减持,是舍小利、为国奉献的豪举。

不过,减持和协议转让冰冻肯定不会是长期的。

原始股东或财务投资者良性退出是刚需。比如一些股权私募基金公司通过发行各种金融产品募集资金,在首发上市前用募集资金投资了公司,公司上市后股权私募基金公司自然需要谋求减持退出,回馈他们背后的投资人,这也是上市公司和机构间相互成就的过程。

现在大力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改善营商环境,减持正常运行同样也是支持民营经济的一环。许多民企老板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目标达到后,得通过减持才能回笼资金,继续投资新标的、实业建设上去。

另一方面,市场上限售解禁出量,减持需求基底仍存。2025年A股预计将有超3.3万亿元解禁市值。其中,2月是全年解禁高点,逾5400亿元的限售股将解禁。

换个角度看,2025年以来截止4月16日,有1986位上市公司股东所持的995.09亿股上市公司股份面临解禁,累计解禁市值金额超900亿元,其中超1400位股东所持的股份都均为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份,这些股东中有个人,也有许多是银行、资管公司、私募、基金公司甚至地方产投。

“始作俑者”关税问题方面,贸易冲突最后基本会以谈判结束,短期情绪释放后,股市也不会一直低迷。

最近正逢撞上年报窗口期,减持不可为、不为也算“应景”,但减持静默不会一直持续,大胆预计5月份以后减持预披露会逐步放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3 -2025 上海择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 20211557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