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网是立足于上市减持网是立足于上市公司股票减持退出的专业咨询机构。在减持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我们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创投机构,提供专业的减持咨询和非标方案设计服务,不止于解答客户当下面临的问题,更着眼长远,站在客户的立场,为客户降低交易结构风险,以已之长,陪伴客户稳健退出。
询价转让猖獗,制度漏洞何时补?
询价转让猖獗,制度漏洞何时补?

询价转让猖獗,制度漏洞何时补?

近期随着股市二级市场的火热,减持市场也进入了疯狂的状态,尤其是询价转让。

过去的周末,也就是9月12号收盘后,连续发了4家询价转让计划书的公告,都是9月15号早上报价,分别是:华大基因拟转让总股本的4%,市值约8.8亿;晶科能源拟转让总股本的4%,市值约22亿;华海清科拟转让总股本的3.63%,市值约15.71亿;科兴制药拟转让总股本的5%,市值约4.2亿。4支票加起来拟转让市值达到了惊人的50.71亿元,令人叹为观止!

今年以来众多的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股价狂飙,更加坚定了股东们的减持意向。动不动就是减持总股本的4%、5%甚至更高,完全不考虑二级市场的承接能力,比谁跑得更快,减持得更多。

询价转让不但卖得量大,而且折扣还低,一些股东为了减持已经不计成本了,只要能卖出去就是赚了,可以看看几个比较奇葩的案例:

第一例:8月20号,安培龙公告询价转让计划书,股东宁波长盈粤富投资有限公司拟转让总股本的1%,成交价格90.32元,为8月20号收盘价111.95元的8.06折。这是该股东继4月18号开启了创业板首单询价转让后再次通过询价转让减持,两次减持的比例都是总股本的1%。6月5号该股东还发布了减持公告,拟通过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减持总股本的3%。在短短的4个月内,该股东通过各种减持方式累计减持了总股本的5%,尤其是两次询价转让为了减持不惜牺牲价格。众所周知,询价转让的受让方需要锁定6个月,所以成交的折扣低。而股东任意连续90天内可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很显然集中竞价减持的价格更高。可见股东为了快速减持已经不在乎价格了,反正赚得盆满钵满了,真是有点丧心病狂!

第二例:9月12号,华大基因公告询价转让计划书,股东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拟转让总股本的4%。9月15号公告了定价提示性公告,定价为44.10元/股,为9月12号收盘价的54.91元的8.03折,且启动追加认购程序。同一天华大基因另外一个股东也出了一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47.88元。

同一个票,同一个时间,询价转让和大宗交易成交的价格差了3元多一股,可见一些股东为了快速、大量减持已经根本不在乎价格,使劲砸!

第三例:9月10号,龙软科技一个股东公告询价转让计划书,拟减持总股本的1.72%,该股东总共也就持股1.72%,也就是清仓式减持。成交价格为27.28元,为9月10号收盘价31.08元的8.77折。该股东为5%以下股东,减持的时候无需提前公告,完全可以采用竞价1%加大宗0.72%完成减持,很显然减持的价格更加理想。这只能说明两点,一是券商的忽悠能力太强了,不得不佩服他们;二是股东已经完全不在乎价格了,反正赚挺了。

第四例:8月22号,明微电子公告询价转让计划书,控股股东深圳市明微技术有限公司拟减持总股本的5.66%。询价转让对于每次的转让份额规定了不能低于总股本的1%,但是对于上限没有限制。而每次二级市场的减持公告则有明确的时间及量的限制。所以现在很多股东每次询价转让的量已经肆无忌惮了,一个比一个夸张,转让的量都超过很多的协议转让了。试想一下,后面会不会出现通过询价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控制权转让?千万别低估了A股市场的创造能力!

第五例:7月31号,科兴制药公告了询价转让计划书,股东深圳科益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拟出让总股本的3%。9月15号又公告了询价转让计划书,还是同一个股东,这次拟出让总股本的5%。才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发了两次询价转让,累计出让总股本的8%。6月5号,该股东还在公告了二级市场减持计划,减持总股本的3%。这种减持力度真是触目惊心,趁着高位套现的意图如同司马昭之心。

通过上述的案例,也验证了交易所鼓励股东通过询价转让减持的传言。可能监管层认为询价转让能引入一些机构投资者及长期资本。原始股东都疯狂减持,哪来的长期资本?照询价转让目前的趋势下去,很快就可以把现在稍微起势的行情给砸没了!

历史上因为一些规则的不合理也做过规则的修改,比如说以前二级市场的减持公告一次可期限6个月,减持的比例不超过总股本6%,现在已经调整为了期限最长3个月,减持的比例最多不能超过总股本的3%。

目前的询价转让制度上很明显存在弊端,这与目前总的减持规则及监管思路是相违背的。

一是对于每次转让的上限没有规定,一次性减持的量太大,6个月锁定期满后对于二级市场的冲击力太大,建议应该参照二级市场减持公告规定,每次上限不能超过总股本的3%;二是对于两次转让的时间间隔没有规定,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股东可以频繁的减持,完全不受制约,建议同一个标的两次询价转让的间隔不少于6个月。

询价转让的历史还不久,科创板开板后新设立的减持制度,最先在科创板实行,今年扩展到了创业板。在此建议监管层应该重视询价转让的倾销行为,完善基础规则的设立,保护来之不易的二级市场行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3 -2025 上海择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 2021155787号